首页 » 交安宣传 » 安全常识 > 正文

【春季行车安全提示】冷暖交替 春困来袭驾车犯困千万别硬撑!
   来源:    

冷暖转换节奏快

驾车容易困乏

铜仁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

务必安全驾驶,谨防“春困”



什么是疲劳驾驶?
搜索

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,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,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。睡眠质量差或不足、长时间驾驶车辆,都容易引发疲劳驾驶

车辆➡️“行驶模式”

大脑➡️“待机模式”

双眼➡️“关机模式”

这就是 疲劳驾驶 

图片图片

那么,疲劳驾驶有哪些危害?

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?

接着往下看

驾驶人疲劳时,会出现视线模糊、腰酸背疼、动作呆板、手脚发胀或精力不集中、反应迟钝、思考不周全、精神涣散、焦虑、急躁等现象,判断能力下降,反应迟钝和操作失误增加。

▲男子驾车在高速上行驶时,因犯困“打了个盹儿”,导致车辆撞上施工区放置的锥桶。

▲一司机因疲劳驾驶,直接将车开上栏杆,逆行到对面车道,所幸无人伤亡。


不同程度的疲劳对驾驶的影响

轻微疲劳时,会出现操作不及时、不准确等情况。


中度疲劳时,操作动作呆滞,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。


重度疲劳时,往往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,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。

眼睛一闭一睁

危险已至,躲闪不及

因此,开车时若感到疲劳

请勿“扛一扛”

1
睡眠不足

睡眠不足是导致疲劳驾驶的常见原因之一,大脑和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,就会在驾驶过程中感到困倦、注意力不集中。

2
长时间驾驶
图片

连续驾驶时间过长,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,肌肉处于紧张状态,血液循环不畅,大脑也会因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疲劳。

3
驾驶环境单调
图片

在一些路况良好但景色单一的高速公路上,或者长时间在夜间行车,周围环境缺乏变化,驾驶员的大脑容易产生懈怠,进而引发疲劳。

4
身体状况不佳
图片

驾驶员本身患有疾病,如感冒、发烧、高血压等,或者处于过度劳累、饥饿等状态,身体的机能下降,也更容易在驾驶时感到疲劳。

5
氧气因素
图片

小汽车空间小、密封性好,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,就很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,二氧化碳浓度上升。人体就会感到头痛、嗜睡、呆滞、注意力无法集中。







01

开车前一天要保证充足睡眠,不要熬夜,行车时可以偶尔开启窗户通通风。

02

科学安排行车时间。凌晨和下午3时至4时是人体最易犯困的时候,尽量避免这些时间段开车。

03

注意劳逸结合,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,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;若有夜间驾驶需求,连续驾驶时长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。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,最好1.5小时至2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。

04

长途驾车出行时,尽量找一名搭档,轮流驾驶

05

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开车,以免肌肉僵硬诱发疲劳,可在开车时小幅度调整坐姿和深呼吸。

06

若行车途中出现疲劳、困倦症状,可开窗呼吸新鲜空气,或饮用咖啡等提神饮料。最稳妥的方法是在就近的服务区停车,下车活动腰腿、颈肩等肌肉,待疲劳缓解后再上路。

铜仁交警提醒

天气冷暖交替

大家驾车出行时务必警惕疲劳驾驶

一定要合理安排路线和驾驶时长

出发前保证充足睡眠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CopyRight 2013 jjzd.trs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贵州省铜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 主办 网站年报

地址:铜仁市谢桥楚溪村  邮编:554300  公开(监督)电话:0856-5206167   网站地图

黔ICP备19012592号  政府网站标识码:5206000017   贵公网安备:52060302000007